阿里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九千岁[重生] > 第116章 第 116 章
姚氏与淄阳王世子之间的关联还需要时间查证, 殷承玉倒是想起了还有另一件事未办。
他瞧了薛恕一眼,屈指轻轻敲打桌案,似
“殿试已经结束,今年的新科进士都已入了翰林院。”殷承玉缓缓开口“孤今日准备去翰林院瞧瞧今科新人,从中挑几个学识好的充作侍。”
殿试于三月就已结束,一甲三人, 状元谢蕴川,榜眼陈茂铭,探花王芝。
从湖广回来之后,事情一桩接着一桩,如今稍有空闲,殷承玉才想起了这会儿谢蕴川已经高中, 也是时候去瞧瞧他了。
“殿下不是想瞧瞧新科进士,而是想瞧谢大人吧”普普通通一句话,从他嘴里吐出来, 硬是多了一丝阴阳怪气。
虽然早知提起谢蕴川, 这人嘴里必不会有什么好话。但会如此阴阳怪气也是出乎殷承玉预料的。
他挑了挑眉, 凝着薛恕, 朝他招了招手“你过来。”
薛恕阴沉着脸, 却听话地靠了过去。
两人之间只隔着不到半尺的距离, 殷承玉坐直身体, 抬手捏着他的下巴迫使他弯下腰来, 微眯着眼眸仔仔细细地打量着他, 犹有不解“你怎么总爱吃谢蕴川的醋”
上一世这人也最瞧不得他与谢蕴川相处,但凡他对谢蕴川好一些,这人就要来找茬。
那时他只以为他是故意找茬折腾自己, 但如今回顾往事,这人分明是
不管前世今生,倒都是一样的狗脾气,爱圈地。
但前世就罢了,今生他与谢蕴川尚未有交集,这人又
薛恕抿起唇,似不想说。
但被那双漂亮的眸子定定瞧着,他最终还是败下阵来,闷声道“殿下与谢蕴川吟诗作赋烹酒煮茶,引为知己。连每年生辰都记着要送去赏赐”
一开始是不想说,但开了口,却又打不住了,一桩桩一件件地控诉起来。
“臣的生辰,殿下随便拿些小玩意儿就打
更别说他予谢蕴川的那些荣宠了。
即便他与谢蕴川不对付,但也不得不承认谢蕴川此人不论是容貌还是才能都无人能出其右。
殷承玉欣赏他、信任他。而谢蕴川报之以忠义。
每每瞧见两人并肩而行时,薛恕总打心底里生出一股恐慌来。
志趣相投,理想相同,他们就仿佛史书中所载的明君良臣,相得益彰。而他站
他们一个天一个地,即便他用手段短暂得到了他。但百年之后故人成土,史书之中他们一个是明君,一个是佞幸,仍然隔着无法跨越的鸿沟。
而谢蕴川的存
“就只因为这些么”殷承玉注视着他,洞悉的目光几乎要看到他心底去。
薛恕别开眼,不肯再说。
“帝王之术
薛恕眼珠动了下,似半信半疑。
殷承玉低笑一声,以唇辗转研磨“况且你和他比什么”如玉石般沁凉的手指自后颈探入衣襟“除了你,还有谁能与孤如此”
后背的肌肉绷紧,薛恕如一头蓄势待
身体往后陷入圈椅之中,殷承玉仰起脸迎合。
许久之后,唇瓣分开,殷承玉舔了舔殷红的唇,拢了拢凌乱的衣襟,看着他笑“这回不酸了”
薛恕默默调整气息,哑声道“殿下何时去翰林院臣也一道。”
殷承玉神色一顿,难以言喻地瞧着他,最后到底答应了“去便去罢,莫给孤添乱。”
晌午时分,二人一道去了翰林院。
翰林院位于南熏坊,出了承天门往左行一段便是。
谢蕴川是新科状元,已经被授了修撰之职,入国史馆中修书。
大燕历来就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之说,上一世谢蕴川的升迁之路便是由此开始。
若是按照默认的升迁之途,他会
但上一世的隆丰十九年,并不太平。
十九年冬,疙瘩瘟
疙瘩瘟死人无数,朝中官员亦有许多染病而亡,人手严重不足,是以翰林院这一批尚未经受历练的新进进士,便被赶鸭子上架顶了空缺。
这是危难也是机遇。
谢蕴川因着表现出色,很快便被破格擢升入了吏部。当时已是首辅的邵添正是吏部尚书,他对谢蕴川十分赏识,有心提拔之下,谢蕴川
他是邵添的左膀右臂,邵添甚至有意将嫡女嫁给他,培养他当自己的接班人。
只不过邵添死也没有想到,自己悉心培养的接班人,最后却成了要他命的阎王爷。
谢家满门为邵添所害,谢蕴川卧薪尝胆,一直
上一世若没有谢蕴川倒戈,他要将树大根深的邵党连根铲除,恐怕要伤筋动骨。

只不过没了疙瘩瘟与邵添这两块跳板,谢蕴川想入内阁,恐怕不如上一世那么轻易了。
太子驾临翰林院,掌院学士得了消息,匆忙领着人前来迎接。
殷承玉免了礼,只说来翰林院寻几本古籍,顺道想挑几位新科进士去东宫侍。
“孤近日史,有不少疑惑难解。与太傅讨教,太傅却言孤走进了死胡同,孤便想寻几位日讲官为孤史,或许能得些许启
掌院闻言自是喜不自胜,连忙引着人去了国史馆“今科一甲三人皆是惊才绝艳之人,太子殿下可去试一试。”
国史馆清幽,殷承玉过去时,不少学士正
掌院请殷承玉
“殿下,这乃是今科进士中学问最好的四人。”
几人忽被掌院唤出来,茫茫然间得知是太子要来挑选侍,都是既惊又喜。唯有谢蕴川瞧着平静一些,神色似有些诧异,目光隐晦地瞧着坐
不论是太子还是太子身边伺候的薛公公,他都曾见过的。
尤其是那位瞧着不太好惹的薛公公,还曾救过他一回。
谢蕴川很快回了目光,凝眉思索。虽然可能有些自作多情,但他总觉得这二人似乎格外关注他。尤其是当初薛公公将他与其他几个书生从诏狱带出来时,半路遇见出宫的太子,太子看他的目光十分奇怪,就好像认识他一般。
太子莫不是知道了什么谢蕴川思索着这个可能,又很快否决了。
当年他身体弱,自幼就被父母寄养
谢蕴川略微放了心,听闻点到自己的名字,神色恭敬地上前一步,回答太子的问题。
虽然挑选侍只是个借口,但殷承玉还是认真将四人考校了一番,并未区别对待谢蕴川。
结果很让他满意,除了谢蕴川外的三人,学识竟然都十分不错,都是可造之材。
他原本只打算挑选两人做侍,但却临时改了主意,将四人都要了,让他们自明日开始,轮流到东宫侍。
第一日到东宫侍的人正是谢蕴川。
殷承玉并未因为上一世的旧识就格外优待他。毕竟人总是善变的,这一世的谢蕴川与上一世的谢蕴川中间足足隔着四年时间,他还需要时间慢慢了解这几年的差别,再图谋后续。
所以第一日他只让谢蕴川为他讲史。
谢蕴川确有才学,即便是早就已经被透烂了的史书,他也能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来。
殷承玉与他互相探讨,倒真得了不少启
侍时间不过一个时辰,到了时辰之后,谢蕴川便规规矩矩地告退。
退出去弘仁殿之前,他又小心抬眼看了太子一眼,觉得自己之前的感觉或许只是错觉,今日太子待他并没有什么特别。
倒是半路上又遇到了薛恕。
入宫之后,他才知道这位曾救过他一命的薛公公,如今竟已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督主。
从前他对这些阉人的观感并不好,尤其是被牵涉进孙淼案中,
但那日
更不提后来薛恕将他与其余几个书生从诏狱带出来,也算是间接救了他们一命。
谢蕴川停下脚步,瞧着走过来的薛恕,主动拱手问好“薛督主。”接着又弯下腰郑重一揖“当日刑部一别,还未谢过督主相救之恩。”
正准备与他擦肩而过的薛恕脚步一顿,诧异地挑起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