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清穿之五福晋只想种田 > 22.五福晋22 二合一
胤祺趁着夜色赶到乾清宫时, 康熙已经歇下了,所幸他今日忙的有些晚了,并未翻任何嫔妃的绿头牌。
听到外面的动静, 康熙掀开床幔, 冲着外间问道“梁九功, 何人在外面”
梁九功刚同门口值班的小太监问完话,听到康熙询问忙回道“回禀万岁爷,是五阿哥求见, 他说有急事要禀报。”
康熙双眉微皱了皱, 能有什么急事非得大半夜赶过来, 就不能等到明日再说
这个老五怎的还这般沉不住气。
抱怨归抱怨,但康熙还是起了身, “让他先去外间候着。”
胤祺捧着那盆牡丹也没敢放下, 就这么在外间等着, 还好没过多会, 就看到康熙只披着件衣裳就过来了。
“怎么这么晚过来了,有什么事不能”
康熙斥责的话还没说完,就看到胤祺手中的东西, 他先是一顿, 下一秒直接快走了几大步来到胤祺跟前, 一脸惊喜道“这是你们在京郊花圃找到的”
他就说嘛, 泱泱大清怎么可能就找不到另一株类似的牡丹花。
“不过, 这株和之前那株还真是像啊。“康熙不由感慨道。
瞧这枝蔓枝条,瞧这金边的花瓣,简直和之间那株生病前一模一样。
胤祺看了他皇阿玛一眼,心里忍不住嘟囔了一句,那可不像嘛, 因为就是同一株啊。
“皇阿玛,这就是之前的那株。”
康熙“啊”了一声,有点没反应过来,怔怔地看向胤祺“之前那株”
什么意思,之前那株不是在皇额娘宫里吗
胤祺点了点头“对,就是之前您送来皇玛嬷宫里那株,只是它如今被治好了。”
康熙诧异道“当真”
胤祺重重地点了点头“回禀皇阿玛,千真万确。”
康熙静静地看了胤祺一眼,然后接过他手中的那盆牡丹,端到了烛火旁细细打量了起来,之前茎基和叶子上的灰褐色斑点真的都不见了。
这还不够,他又招呼梁九功把他的西洋近视眼镜拿了过来,还多让人多端来了几盏宫灯,真的是仔仔细细又坚持了一遍,甚至连每个叶子每个花瓣都不放过。
待确认完这株牡丹的确无碍了后,康熙大喜过望“甚好,甚好,真是天佑我大清”
说罢,他拍了拍胤祺的肩膀道“没想到你皇玛嬷宫里竟还有这般能人,满宫花匠都束手无策的病,竟能被他给救活了,改日朕定要见见他,重重有赏”
胤祺张了张嘴,解释道“皇阿玛,这株牡丹不是皇玛嬷宫里人救活的。”
康熙愣了下,“那是何人”
胤祺也没再兜圈子,把安清方才同他说的事情始末又转述了一遍,当然,他还顺道提了提安清喜欢在自个院子里折腾种东西的事,也算是替她在康熙面前过了明面。
像之前那般的流言,想必日后也没人再敢置喙了。
一听这株牡丹是安清救活的,康熙先是一愣,不可置信问“胤祺,真是你福晋救的”
老五福晋真能把这满宫花匠都束手无策的难题给解决了
胤祺微微颔首,道“不敢欺瞒皇阿玛,儿子也是刚刚知晓此事,安清说她之前在科尔沁庄子上时也种过一些花花草草,每每遇上那些花草染病虫害时,便自己摸索着法子去治理,或查阅书籍或询问有经验的农人花匠,有时能救活,有时也救不活,这次能救回这株牡丹也实属幸运。”
这是方才安清解释时给自己找的一个由头,这会倒被胤祺直接拿来用了。
康熙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原来如此啊。
岱布果然会养孩子,不管儿子女儿教养的都这般好,实属难得。
怪不得他旗下科左后旗的牧民能这般配合农耕之事,想必是做好了以身作则这一点吧,儿子女儿都能亲自侍弄地里的活计,不畏辛苦,寻常王公贵族家子女哪里能做到这些。
“你福晋是个好的,立了这么大的功,朕这次定重重有赏”康熙大手一挥道。
胤祺连忙替安清谢恩,嘴上还不免对着他皇阿玛客套恭维一番。
这话康熙自是爱听的,接着又在这盆牡丹前来回踱步了好一会,不知在琢磨什么。
半晌后,他才突然转身对旁边梁九功说道“离夏至祭地恰好还差三日,正好来得及,吩咐下去,明日起朕要斋戒三日,夏至那日,朕要亲诣方泽祭地,为我大清子民祈求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梁九功忙应了下来,丝毫不敢懈怠。
之前因着迟迟没找到第一株意味着祥瑞的牡丹,康熙因此也兴致缺缺,今日一早便已经下旨,夏至祭地于方泽时,遣户部尚书马齐去行礼。
他本人并未有亲至之意,但如今却突然改了主意,那明日一早除了要去告知马齐及礼部外,还需准备皇上斋戒的东西,帝王亲至祭祀,这可是万万马虎不得的。
胤祺默默叹了口气,他之所以大半夜前来,为的也就是这个。
他是皇子,自是知道所谓的祥瑞对皇家意味着什么,也知道他皇阿玛为何这般重视这牡丹背后的真实意图。
若是明早再来回禀,届时错过了斋戒的三日之期,他皇阿玛再想亲自去祭祀怕是也不行了。
祭祀向来就是大事,更何况方泽地坛祭地是一年中的大祀,更是马虎不得半分的。
胤祺从乾清宫出来时,马祥正在门口候着,见状忙迎了上去。
“爷,完事了吗”
胤祺轻点了点头,“回去吧。”
马祥忙让人把一旁的步撵抬了过来,胤祺奔波了一天,这会早已筋疲力竭,坐上步撵后便闭目养神了起来。
此时已过巳时,各宫门早已落锁,主仆两人披星戴月地往阿哥所赶,这一路可算是没少折腾。
马祥瞧了眼步撵上闭目养神的主子,心里还是忍不住啧啧称奇。
之前在福晋院里稀里糊涂被他家爷喊着说要去乾清宫时,他还纳闷究竟出了何事,当亲眼见到他家爷从福晋屋子里端出那盆牡丹才明白了缘由。
这些日子他一直跟在自家爷身边,自是知道皇上对这件事有多重视,虽然到这会马祥仍不知福晋是哪里弄来的这牡丹,但唯一可确定的是,福晋这把可算是立了大功了啊。
当然,顺带着连他们家爷说不定都能在皇上那里沾些光呢。
步撵很快抬进了阿哥所,此时安清所在的正院一片灯火通明。
她这会正披着件衣裳坐在软榻上盯着烛火发呆,方才胤祺走时什么都没来得及说,只端走了那盆牡丹,搞得她好不容易酝酿出来一点睡意全都烟消云散了,只能起来等他回来。
“主子,爷回来了。”紫苏从外面掀开帘子进来道。
安清忙起身迎了出去,胤祺见到她的样子,立马猜到她定是在自己离开后便从床上起来了。
“抱歉,怪我方才走得太急,也没和你说清楚,害你担心了吧。”他一脸歉意地说道。
安清摇了摇头,“无碍,先忙正事要紧。”
说罢,她也并不着急询问何事,而是等着胤祺开口,能说的他便说,不能说的,她也不会问。
胤祺自是明白了她的用意,心里不由闪过一丝暖意。
两人虽成婚日子不久,但他能感受到安清对他的信任,似乎他做什么,她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似的,更不会横加干涉。
每每和她相处时也都会感觉很轻松。
胤祺握起安清的手,拉着她一起往里间走,边走边把事情的始末言简意赅说了一遍,包括那牡丹意味着祥瑞的寓意,以及他皇阿玛对此事的重视等等。
“所以,那株牡丹要作为祭品供夏至祭地之用,不能再送回来了。”
虽然安清说救活那株牡丹有运气的成分,但胤祺也知道她定是费了不少心思的,但正是因为知道了这株牡丹的特殊性,才不得不送出去。
祭祀可是大事,耽误不得啊,否则怕是会给日后埋下隐患。
安清得知事情的缘由后,整个人都是懵的。
之前看胤祺那反应,她也猜到了应该也不是什么坏事,但没想到那株牡丹背后竟还有这样子的渊源。
当然,她也十分赞同胤祺及时把那牡丹上交的举动,要知道这样的烫手山芋她可是一秒钟都不愿留在手里的。
“你若是喜欢牡丹,这些日子我在京郊翻遍了不少花圃,虽没那株特别,但也有不少不错的,改日”
安清连忙摆了摆手,打断道“不用麻烦了,我也没多喜欢牡丹,那日在皇玛嬷宫里就是因为那花生病了多瞧了两眼,谁知皇玛嬷误会了,以为我喜欢便赏给了我,说来也是误会一场。”
胤祺见她不像作假的样子,便轻点了点头,转而提起了另一件事。
“皇阿玛说此事你立了大功,让我问问你想要什么”
安清“啊”了一声,康熙这是要赏赐她的意思
而且,还能主动提要求
她试探性地问道“要什么都可以吗”
胤祺见她双眼发光的样子,不由一噎,“那个,原则上是什么都可以的,但是”
安清见他这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好吧,这意思就是皇上可以问你,但你却不能真的什么都提。
啧啧还是要注意分寸的啊。
自古以来,揣测圣意便是臣子和皇子的必修课,安清自己没这个能力,所以还是决定听从胤祺的意见。
经过三日的斋戒,终于到了夏至这日。
胤祺一大早便出了门,安清在他起身时醒了这么一下下,但实在太困了,翻个身又睡了过去。
这次康熙亲自去地坛祭地,凡是一众年长些的阿哥都被他给带去了,一群人浩浩荡荡前往了地坛。
地坛是一座庄严肃穆、古朴尤雅的皇家坛庙,坐落在京城北郊的安定门外东侧,依”南乾北坤“之说与天坛遥相对应。
清朝的吉礼祀典分为大祀、中祀,祭祀皇地祗神则为最高等级的大祀,历代古代君王对地坛祭祀都十分恭敬和重视。
地坛祭地,为的便是祈求农作物的丰收,企盼在帝王的统治之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而祭地礼仪与祭天大致相似,整个祭祀过程十分隆重,不但祭品丰富,礼仪复杂,而且场面十分宏大,只皇帝本人就需要跪拜70余次,耗时要两个多小时,可谓是十分辛苦。
如此大的活动量对帝王来说也是个负担,所以,一般除了皇帝亲祭外,还可以由皇帝派遣旁人恭代。
就比如今年,要不是有那株意味着祥瑞的牡丹作为祭品,康熙也是并未打算亲祭的。
等康熙带着一行人来到地坛后,便开始了这漫长而复杂的祭祀过程。
宫里的人虽远在紫禁城,但不少人也在牵挂着这次的祭祀之事。
毕竟,康熙突然改变主意要亲祭的事在宫里传遍了,还隐约有风声传出来,说是因为出现了一株意味着祥瑞的牡丹的缘故。
古人对祥瑞之事向来是有着自然的崇拜意识,没多久就在宫里传来了。
翠柳在外面转了一圈回来,整个人都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旁人不知道,但她们几个近身服侍安清的人还是知晓的,虽被交代了不能往外说,但并不妨碍她们自个得意。
“瞧你这丫头,也不知道你得意个什么劲啊。”春晓笑道。
翠柳双手叉腰,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那祥瑞可是咱们主子救活的,我自然得意了啊。”
安清无奈的摇了摇头,什么祥瑞不祥瑞的,在她看来,古代的这些祥瑞,往往都是伪造或传说出来,用来维护帝王权威的。
就像这次也不例外,她也并未太当回事。
这日子还是该吃吃,该喝喝,只是越发燥热的天气让她头疼不已。
哎,这紫禁城可比科尔沁热多了,像个大烤炉似的,也不知什么时候能下场雨凉快些啊。
不知安清的念叨是被哪块的雨神听到了,午后,她歇响刚起来,上午本来还晴朗无云的突然阴天大作,没多久就噼里啪啦地下起了雨来。
一开始还是淅沥沥的小雨,渐渐地,雨越来越大,豆大的雨点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砸了下来。
突如其来的大雨打破了近日来高温天气的沉闷,众多宫人也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在抄手游廊前避起了雨。
安清站在正殿的游廊前,望着这暴雨中的紫禁城,红墙瓦檐上挂起雨水珠帘,美的颇为壮观了些。
“可真稀奇,这天怎的说变就变了,明明方才还这么大日头呢。”
“谁说不是呢,这场雨下的这般急,路上定是要淋了不少人”
不远处几个小太监在那窃窃私语,声音隔着一层层雨雾传了过来。
安清笑了笑,其实也没什么稀奇的,夏天的雨总是来的很急,要不都说这夏日的天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啊。
“这场雨下的好啊。”她伸手接了接屋檐滴下来的雨滴,喃喃自语道。
京郊附近已经这么长时间没下雨了,这个时候来场暴雨,地里的庄家算是有救了,农人今年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恰好翠柳从屋内出来,看安清的样子忍不住道“主子,您怎么瞧着这么高兴啊。”
安清收回接雨的手,故意朝着翠柳身上洒去,惹得她左躲右闪。
“我当然高兴了,夏至雨点值千金嘛。”
翠柳“啊”了一声,方才只顾着躲了有些没太听清楚,“什么千金”
安清不由一笑,倒是个财迷啊,其他的没听清,偏偏将千金听了个满耳。
“夏至雨点值千金,一句夏至节气的农谚。”
翠柳这才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这节气的农谚真多啊。”
前些日子芒种有,再前些小满、立夏、谷雨清明等等都有,也不知是什么发明的这些。
安清笑了笑,可不是多嘛。
一十四节气,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天象、气象、物象,以及农事活动现象等进行分析探索和分析总结的结果,为广大农民把握农时进行各项农事活动,有非常广泛的指导作用。
而节气农谚,则是各个节气中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比如最常听说的“春打六九头,遍地走耕牛”,就是立春时节最流行的农谚,意思是春天来了,应该忙于农事和活计了。
安清突然来了兴致,对着身边的众人道“正好今个是夏至,咱们应个景,来,大家伙都说说自己个知道的夏至节气农谚吧,说得好的,有彩头。”
众人一听有彩头,纷纷兴奋了起来,但过了半晌后,又不禁都面面相觑了起来。
一十四节气他们倒是不陌生,但农谚属实有些超出他们常识范畴了。
这宫里的普通宫女基本都是出身八旗包衣世家,家里世代也没什么人从事农耕,自然是不晓得这些所谓的农谚。
至于太监嘛,他们之中大多家里都是贫苦的农民,但因基本都是小小年纪就入了宫,对这些自也是不清楚的。
安清想清楚其中关卡后,也不再为难他们,刚想找个由头岔过去,谁知小喜子身后的几个太监里,突然有个不起眼的小太监举起了手。
“回福晋,奴才倒是知道一个。”
安清“哦”了一声,示意他说出来。
其他人也都扭头看了过来,一时之间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小太监身上那个。
那小太监挠了挠头,说道“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说罢,他又补充了一句,“这是奴才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说的,时间太久了,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对倒是对,只是
“你叫来福对吧,你老家是哪里的”安清问。
来福一听福晋竟然记得他的名字,忙激动地猛点头,“回福晋,奴才就是来福,奴才老家是盛京的。”
安清点了点头,那就没错了,这句农谚确实是东北农民种地经验的总结。
由于地理维度的不同,各个地区的气温变化也会有先后之别,就比如在南方,立夏可能代表着夏天的确立,高温天气的到来,但在东北,立夏可能仅仅代表着春天的开始。
所以,这句农谚也只在适用偏北的地区。
但这确实也是关于夏至的农谚,于是安清让紫苏拿了一个五两的银锭子做了彩头给了来福。
其他人均一脸艳羡地看着来福,但却也无计可施,谁让他们真的一句都不知道呢。
“哎呀,我也想起来一个”翠柳突然一惊一乍道。
就站在她旁边的春晓被直接吓了一跳,“你知道直说便是,做什么一惊一乍的,吓死个人了。”
翠柳却没搭理她的控诉,而是双眼放光地看着安清“我记得主子之前还说过另一个关于夏至的农谚,算不算”
安清“哦”了一声,突然来了些兴趣,“你能说出来就算。”
翠柳一听这话顿时乐了,洋洋自得道“夏至满塘谷满仓,意思是如果夏至这天有充分的降雨量,那么耕种的农作物就会有一个丰收的好兆头。”
说罢,她一脸求表扬地看向安清“主子,我说的对不对。”
安清笑了笑,这丫头记性倒是好啊,她都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说过的。
“不错不错,“她笑着拍了拍翠柳的肩膀,故意逗她道“那就赏让麦冬给你煮绿豆粥喝吧。”
有的吃翠柳本来还开心着呢,但一听让麦冬煮,而不是春晓煮,脸立马就垮了下来,哀嚎道“主子,这哪里是什么奖励嘛,明明是惩罚才对”
春晓煮的绿豆粥那是美食,甜甜糯糯、香香软软的,米香混着绿豆的清香,里面还会放桂花提味,简直不要太美味。
但麦冬就不一样了,她煮的绿豆粥那可是药膳啊,每次都要加一些乱七八糟东西,比如莲子、金银花什么的苦东西,而且麦冬的厨艺也一般,煮的粥也只能勉强能入口,总而言之,更像是在喝药一般。
安清却很不赞同,简直狡辩道“谁说这不是奖励了,养生版的绿豆粥可是个好东西,夏至了,要注重食补,像莲子、金银花和绿豆这些,可都是夏季的好东西,要多吃才好。”
说罢,她还朝着一旁的麦冬挑了下眉“我说的对吧,麦冬。”
麦冬颇为赞赏地看了安清一眼,“主子说的对,夏至养生注重养心,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
“这话您倒是记住了,那麦冬还说过,夏季人的肠胃较弱,让您少吃冷食和冰镇食物呢,怎么这些就没见您听啊。”翠柳撇了撇嘴,忍不住嘀咕道,“就昨个,您还偷偷多吃了一碗冰碗呢。”
麦冬闻言立马扭头看向安清,目光中满含着谴责,似是在等着她承诺日后会少吃些。
安清轻咳了一声,假装没看到,心虚地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也不知道在忙叨什么。
“那个,我这会突然有点饿了,麦冬你快些去煮粥吧,你多煮上些,到时候院子里每人都分上一碗。”
最后,麦冬是在春晓的助攻下被推走着去煮粥的。
安清看着人走远后,才重重地吐出了浊气。
麦冬小古板性子她真是怕了,若换成紫苏她们三个,安清随便哄哄她们倒没什么,但麦冬不行,对她承诺就必须要做到,不然她能念叨死人的。
虽也知道她是为着自己好,但这炎炎夏日的,不让她吃冰那和要了她的命有什么区别啊。
旁边的人看到安清这孩子气的样子都有些忍俊不禁,但好歹顾及些都尽量收敛着,只有翠柳无情地嘲笑出了声。
“哈哈哈,主子,您这也太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吧”
竟说什么饿了,这会才用完膳食多久啊,竟连这般拙劣的借口都用上了。
安清回头瞪了翠柳一眼,她还好意思笑,刚刚要不是她出卖自己,麦冬哪里会知道自己昨日多用了一碗冰碗的事,日后她怕是会盯自己盯得更紧了。
想想就好气哦。
“臭翠柳,待会绿豆粥熬好了,你必须喝两碗,这是命令”
说罢,她也没给翠柳任何申诉的机会,直接转身就回了屋,只留个她一个冷酷无情的背影。
直到听到身后传来翠柳痛苦的哀嚎声后,安清心情总算美丽了几分。

来呀,互相伤害啊,谁怕谁
小喜子等人在一旁看着自家福晋和身边打小伺候的丫鬟这般亲近,心里不免也有些羡慕。
但除了羡慕之外,却没有任何其他不该有的嫉妒和怨怼的念头。
上次漫儿的事情出来后,也算是给安清提了醒。
古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在人员管理上也是如此,在她身边,紫苏她们几个注定是旁人比不了的,若是有人再因此心生不忿就不好了。
于是,安清特地让紫苏把院子里的人全召在一起,拿漫儿之事做了由头,更是直接言明若有人想走,她也绝不拦着,还会帮其在内务府那边圆上一一,但仅限于今日。
若是此时他们不主动言明,日后再敢因此而生事,那下场只会比漫儿更惨。
众人连忙纷纷道不敢,漫儿可是被退回内务府受了宫规处罚后,被发配到了辛者库做苦工去了。
辛者库是什么地方啊,那了可是掌管着宫里所有脏活累活的地方,去了那里这辈子算是完了。
当然,在这宫里,像漫儿那般不知所谓的倒是少数,众人心里也明白,所有的情分都是处出来的,哪有平白无故就着想主子对自己好的啊。
相比于宫里其他地方,在福晋待他们这些奴才已经很宽厚了,体贴他们这些当奴才的不易,除了平日里俸禄外,各种打赏补贴不断,就拿前些日子发的那什么高温补贴的银子,在这宫里可都是闻所未闻的啊。
而且,从翠柳她们几个的身上也恰好能看出来,福晋是个重情义之人,只要他们好好当差,忠心不一,日子久了,主仆之间的情分自然越发深厚的。
待日后五阿哥出宫分府另住了,他们自也是有机会跟着去王府当差的,在这宫里也不失为一条很好的出路了。
想到这里,众人心里也不由欢喜了起来,日子也越发有了盼头。
相比于安清院里的有人欢喜有人愁,此时乾清宫中,众人却因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纷纷陷入到狂喜之中。
就在一刻钟前,康熙才领着一众阿哥和朝臣冒雨从京郊赶回来,众人身上都或多或少被雨水沾湿了,但这会谁也没有因淋雨而不喜,各个都面露喜色。
最高兴的还属是康熙本人了。
前有出现意味着祥瑞的国花牡丹,后有他前脚刚亲诣方泽祭地便突降甘露,这两者很难不让人多加联想。
要知道数月来,京城、直隶等地可是已经久旱无雨,滴雨未下啊。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