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首辅家的长孙媳 > 第782章 突生劫变
郎君们只不过是礼见了主家,便都去了另一处聚谈,一阵后今日的客人都陆续到齐了,闺秀们也都
“贵府的三郎,未知今秋可会参加大比?”
“三叔倒不曾有入仕的想法,所以翁爹虽然也替他请了业师,自幼书,于经史虽也烂熟,只不如何用心
“这也好,原本一族一家的子弟,也犯不着个个都走仕途,只要是不效那些纨绔膏梁的习气,一味的贪图享乐,还懂得博学旁,就不会一事无成。”甄大嫂一点都不
喝了一口茶,又道:“我原还想着,并不曾听说贵府三郎和哪家闺秀定亲,应是赵公打算着待三郎君考取功名后再谈婚事,今日听顾夫人这么一说,才知是我误解了。”
甄大嫂也只能把话说到这里了,毕竟太师府才是男方,倘若春归有意的话,自然会把话题接下去,若是无意,那她也不能再往明处趟了。
“我也不瞒夫人,我家这位三叔行事多有不羁,外子也答应过他不多干预他的婚事,翁爹本就是个宽厚的长辈,也想着三叔和未来的妻室能够琴瑟和谐最好,不拘是何等门第的女儿,最要紧的是性情能和三叔相和,可三叔至今仍未遇着有缘人儿,所以婚事便一直耽搁着。”
这话甄大嫂听明白了,不是拒绝,更不是答应,春归的意思是说赵兰楼的婚事不由兄嫂作主,也不由父母作主,竟然是听凭赵兰楼自己的意愿。
这事儿就有些难办了,甄家是传统的世族,与太师府也不能算是通家之好,总没法让甄家的闺秀和赵家的儿郎来往,甄大嫂心里已
“过些时日,我家几位长辈商量着去城郊避暑,可巧外子
她提也没提兰楼也会同行,不过甄大嫂自然了听明白了言外之意,眉开眼笑道:“早听说子赵都御于京郊有处别苑,是名家构建的园林别馆,风景情致大不同于普通邸院,我是琐事缠身况怕抽不出空闲来,好
至于婚事成与不成,那就得看两个孩子间的缘份了,甄大嫂也并非拘泥小节的人,又信得过太师府的门风和春归的品
行,绝不至于纵着家中子弟行为那等毁人清白的龌龊不堪之事,再讲她当然也信得过自己的妯娌,于是立时就表达了意愿。
午时开宴,先且说郎君们的座席,其实也就
赢得了所有郎君们的齐声赞同。
大家伙一致推举甄言谦为令官,以抽签的方式择定赵兰楼为督酒,酒令行了一轮,输得最惨的正是董六郎,但这位却是个海量,反倒是他的堂哥董五郎几分不胜酒力,当二轮酒令行完,便说“失陪一阵”的话。
怎知一去不复返。
甄言谦先察觉不对,生怕董五郎不知醉倒
一个仆从,也不知何时就便腰悬长剑,拔剑出鞘威胁——甄郎留步,董四郎随我们来,否则你的堂弟恐怕性命不保!
这边水榭,起初的时候也是一片其乐融融,事实上的主家姜才人率先敬了众人一轮酒,也行起了骨牌令,因隔着远,是真没听见小郎君席面那厢先起了喧哗,直到有好些个“仆从”直闯进水榭,且个个都拔剑出鞘一脸的凶神恶煞。
最先惊惧的,便是闺秀们。
她们虽是分开另坐了一张大桌,却也就
小姜氏也被惊呆了,做为名义上的主家战战颤颤刚要
所有人的目光集中于姜才人,她却嫣然一笑。
“各位夫人、娘子稍安勿躁。”
这回应也相当于没有回应,不过姜晚溪却根本不理会众人又惊又怒的注视,她缓缓起身,走了几步,到春归身边:“顾夫人,想要保住众位的性命,可全赖顾夫人配合了,未知顾夫人身上可有什么凭证,交赵都御过目即能确定是顾夫人独有?”
春归还没说话,不想站
眼见着姜晚溪挨这一推险些摔倒,她身边的仆妇顿时大怒,先扶了一把姜晚溪,冷笑着:“愣着干什么,便先拿赵姑娘祭剑!”
话音刚落,脸上就挨了一巴掌。
春归揉着手腕,也是浅笑嫣然:“我虽不知姜才人有何目的,可你听清楚了,要害我赵家人,哪怕只是一奴一婢,都休想我还会听从你等摆布,且你秦王府的仆妇开口竟要害我二妹妹性命,让我如何相信你还能保证我等众人安全?你想让我
配合,就先惩罚这出口不逊的仆妇,否则,便是我等今日伏尸
“顾夫人这挑拨离间的手段,未免也太浅薄……”
姜晚溪话未说完,脸上便挨了个脆生生的耳光。
这回动手的人,却是她的堂妹小姜氏。
“阿姐,你骗我和顾夫人、易夫人诸位交好,骗我今日将她们邀来这处,原来就是利用我……你疯了么?你究竟想干什么?!有本事你就先杀了我,你……我只恨我瞎了眼不曾看清你的恶意……”
姜晚溪虽被猝不及防的一巴掌扇得侧过脸去,神情倒也不见恼怒,还哼的一声笑了出来。
“我只道阿妹你淳朴,想不到你竟也能随机应变,
却也是话锋一转,抬着下巴便嘱咐“仆从”:“顾夫人说得我惩治冒犯赵二姑娘的下人她才愿意配合,为了殿下的大业,我愿意给顾夫人这颜面,杀了这仆妇!”
冷剑,随着一声令下立时洞穿了仆妇的胸膛。
兰心捂住眼睛下意识把面孔埋
——
董五郎是
没错,董五郎是被押去了晋国公府,他的作用就是告诉晋国公世子蓬莱阁中忽然有逆贼闯入,易夫人及四郎、六郎等等都被逆贼挟持,倘若大哥董明许不亲自前往蓬莱阁,易夫人等人性命难保。
董明许便是易夫人的长子,也即是晋国公府的世孙,已获授职三千营百户,但负责的是夜间巡守,所以白昼不曾当值,但做为已领职衔的武官,他当然不便再参与今日蓬莱阁此类聚会,所以并未陪随易夫人赴请,只做为晋国公的嫡长孙,他于家族而言,当然比四郎、六郎等人地位更加重要。
可依礼法,孝道仅次于忠,易夫人身陷险境,董明许无论如何都不能不顾母亲安危。
这个要胁相当的致命。
也的确逼得董明许不得不妥协。
晋国公与晋国公世子均不
当兰庭到春归的贴身信物后,自然不会怀疑春归已然陷入敌手,他当然也明白今日蓬莱阁聚会还有易夫人、舒娘子等等都已赴请,而那送来印章之人,也要胁兰庭除了和晋国公商量外,不可再去他处。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太子此时尚且被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