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大清权臣李鸿章 > 查办吴棠被参案
新任湖广总督李鸿章,这样一个年轻的封疆大吏,管辖的又是最为富庶的省份,凭借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建功立业的他,又会有哪些惊人举动呢?
李鸿章到武昌办的第一件事,便是按着朝廷的旨意裁勇。除三万人转归经制之师外,其余各营全被裁掉。
办完裁勇之事,李鸿章便开始下大力气整治官学和书院。这件事又使他整整忙了三个月,湖南、湖北两省已废弃多年的大小书院,都被他整治一新。接着,他又连着
李鸿章

哪知道李鸿章不经夸,一夸他,麻烦事来了:朝廷命他即刻入川,去查办四川总督吴棠。
吴棠也不知搭错了哪根神经,竟然惹上了云贵总督刘岳昭和两名入川省亲的监察御史,被狠狠参了一本。说吴棠自到四川以后,以各种名目,受属员礼金不下十余万,还说他卖缺卖差,以致声名狼藉,物议沸腾。朝廷因为“案关大员贪赃并边防要务,亟应彻底根究”,所以决定派李鸿章去查办。
圣旨的原文是:
有人奏四川总督吴棠荒谬贪污,物议沸腾等语。据称:吴棠眷属抵川时需用夫轿甚多,到任后,受属员规礼不下十余万金,其余卖缺卖差,甚至索及夷人。并因需索不遂,睚眦之仇,将提督胡中和驻防一军撤散,而以所带副将张祖云另募之勇为边防,名为节省,实则过之,用以调剂私人。又数月以来,云南巡抚岑毓英差官入川计七八次,每次必有馈贻,为数甚巨,贪谬情形不一而足。案关大员贪赃并边防要务,亟应彻底根究,著李鸿章驰驿前往川省,按照原参各案秉公确查,据实具奏。该督与吴棠虽系同乡,不准稍涉徇隐,自干咎戾。原片著摘钞看,将此由四百里密谕知之。钦此。
李鸿章接到圣旨很为难,因为还
两个月后,朝廷不仅没有松口,反倒下旨催他上路。
拖不下去了,走吧,把手头的事情向人交代清楚,李鸿章便踏上了难行的蜀路。


李鸿章
……以上各节细绎原参,除胡中和需索,岑毓英馈贻尚有可以指证,此外并未举一人一事以实之;乃胡中和自称并无需索,岑毓英来函亦无巨数,其他空言似可类推。惟称到任时受各属规礼十余万,司道送以币帛、食物辄令折银多至二三千金,及卖缺卖差等情,尤属贪谬重款,骇人听闻,为此案最要关键。臣
折子于当日交六百里快骑拜
李鸿章
曾国藩此时是直隶总督。
此时的大清国,内乱渐绝,百业将兴,通关频繁,洋务倡起,颇有中兴之议。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丁保桢等人,也被时人称作中兴名臣,大加褒扬。
李鸿章的复奏递进京城后,朝廷下旨勉励吴棠,言称“川省吏治防务均紧要”,要求吴棠“务当整刷神,力筹整顿,勿稍瞻顾。至云贵总督刘岳昭所参各节并未详查,以传闻无据之词,率行入奏,实属不合,著严行申饬”。
此外,关于御史张云奏参川省道员钟竣等包揽招摇,御史龚承均奏参彭淙汝任意招摇各节,吴棠任用之幕友彭淙汝,系奉旨饬令回籍之员。经李鸿章查明,确系吴棠“失察”,“交吏部议处”。有奖有罚,奖罚分明。
李鸿章对吴棠案所下的结论,被慈禧太后认可,却不能让百官信服。
李鸿章的查复公开后,招来一片骂声。有的说他包庇吴棠,还有的说他查出这么个结果,肯定是受了吴棠的贿赂,奏请朝廷,连李鸿章一起查。慈禧太后一见越闹越不像话,不由动起了真怒,

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二月,贵州爆
朝廷感于贵州兵力单薄,于是紧急下诏,授李鸿章钦差大臣衔,率原淮军旧部,驰赴贵州督办云贵军务,云贵两省督、抚、提悉归节制,湖广督篆暂由李瀚章署理。
李鸿章知道事急,只好把湖广的事情放下,把眷属妥为安置,也不等大哥到任,便把督篆先交湖北巡抚护理,带上一应随员匆匆赶往贵州。
李鸿章走
李鸿章接到圣旨叫苦不迭,却又不得不硬起头皮飞檄各军赴陕,而他自己则带着随员缓慢前行。为什么这样?因为陕甘是左宗棠的势力范围,自己突然插进去一脚,左宗棠肯定要有想法。李鸿章可不想去惹左宗棠。所以他就开始磨蹭着走。
也就是这时,大清国爆